總網頁瀏覽量

2018回到法國~吉維尼的日式風情莫內花園

吉維尼莫內花園(Giverny-- Jardins de Monet)


莫內吉維尼的宅邸正前方

        數年前在橘園看到了睡蓮和垂柳之後,就一直對這座花園心嚮往之,2016年時因為法國國鐵大罷工而擦肩而過的悵惘,這次終於填滿遺憾,雖然不是盛夏到訪,但園內丰采依舊。
我們前一天下午從梵谷的奧維爾驅車直抵吉維尼,在事先預訂好的hotel住了一晚,隔天一早散步至莫內花園。

        這棟古色古香的hotel就位於莫內花園"隔壁",走路約5分鐘不到的路程即可抵達,佔盡地利之便。

hotel有著可愛的紅色窗櫺與美麗的花園

hotel大門的磚牆上栽滿綠色植物

        傍晚抵達吉維尼之後,我們在hotel附設的餐廳享用了簡單卻樸實美味的法式小酒館晚餐。


菜單上的餐點皆以Giverny、Monet命名,非常配合主題

最懷念的免費手工法國麵包

法式小酒館餐點美味度完勝美國漢堡

連乳酪和沙拉我也一併懷念了

        隔天一早吃過早餐後,步行至莫內花園。今天天氣時陰時雨,排隊人潮仍令人驚訝!終於購票入內後,會先經過一個室內走道,然後穿過紀念品販售中庭,才會看見今天的主角--莫內花園。

莫內花園入口

紀念品店裡橫幅的睡蓮與垂柳(下張)

除了莫內的複製畫外,各種週邊商品一應俱全。我還買了甜甜的小小可麗露 Canelé


        莫內這座園林分為兩部分,花園和水園。也就是諾曼底園和水上花園。步出紀念品店,沿著綠意前行,天氣時陰時晴,雨打花更豔。莫內及其家人於1883年時在吉維尼安家,他將原來的果園改為花園及水園,外圍則是高高的石牆。為了取悅愛麗絲Alice Hoschedé(本來是莫內的好友及藝術贊助商Ernest Hoschedé之妻,後來成為莫內的第2任妻子),便將使果園一分為二的松樹砍斷,只留下了2棵歐洲紫杉。

        莫內將最稀有及普遍的花卉植物栽種在一起,因此花開時會呈現出自然無造做的美感。不同高矮的花叢自由生長著,果樹或園藝植物與攀緣玫瑰交錯夾雜,長莖蜀葵與罌粟花、雛菊、金蓮花在一年四季各自綻放不同的芬芳。

        隨著蒔花弄草的時間開始增加,莫內對園藝的熱愛加深,除了與朋友Clemenceau(喬治·邦雅曼·克里蒙梭,1841-1929,人稱法蘭西之虎或勝利之父) 及 Caillebotte(古斯塔夫·卡耶博特,1848-1894,法國印象派畫家)交換植物品種之外,他也熱衷於尋找稀有的品種來種植。

由此,莫內創造了一個充滿對稱之美,色彩鮮豔的花園!















        莫內花園的水上花園,也是遊客的旅遊重點~莫內美麗的睡蓮和垂柳畫作的實景。

        在吉維尼安家後的10年,也就是1893年時,莫內在鐵路的另一邊置產,買下了另一塊土地。這裡有小溪(the Ru)流淌,是塞納河Seine River支流Epte的導流。





       當地的Préfecture批准後,莫內在這裡挖了小池塘,之後並擴建到現今的大小。這座水上花園充滿了不對稱性及蜿蜒的曲線,而靈感來源則是他所收集的日本花園印刷品。
水上花園中有一座著名的橋梁--日本橋Japanese bridge,在紫藤盛放的季節,可以見到魔幻的深紫淺紫盤踞橋梁,美得迷人心魂。由於我們到訪的季節不同,因此只能從明信片上欣賞這一片魔魅的紫意。




        雨中一幕令人莞爾:一群法國遊客站在日本橋上,一位英語系國家的遊客在遠處照相(不知是替他們照還是自己在取景剛好照到他們),總之遠方的人照完相後,橋上的法國遊客齊喊:"encore"(再一次)。拍照的人用英文回應(詳細回應內容記不清了,但應該是他自己在取景而不是在幫人照相),一旁的遊客皆撫掌大笑



        垂柳與睡蓮構築成了另一個夢幻迷人的世界,同時也是大家熟知的莫內畫作的實景。莫內總在尋找著薄霧及透明度,他致力於水中倒影的描繪更甚於美麗的睡蓮,創造出一種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意象!


        雨中雖然照相不易、渾身濕透,但雨中的睡蓮池卻美得不可思議。在橘園看完這兩幅畫作後相隔多年實際看到作畫場景,有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







        原來的日本橋由於年久失修,已無法修復,因此後來在花園重整時橋梁以山毛櫸木重新建造。莫內去世後,這棟宅邸由其子Michel Jacques Monet繼承, 但米歇爾並不住在這棟房子裡,而是由莫內的繼女Blanche打理一切。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花園疏於管理,米歇爾便在1966年時將宅邸捐給Academie des Beaux-Arts法國美術學院,而米歇爾也在同年去世。









        本來要在睡蓮池多駐足一會兒,但突如其來的驟雨打亂了大家的腳步,紛紛進入莫內的宅邸避雨。

        莫內在這棟房子裡住了43年,從1883-1926年間,畫家在此享受了美麗的田園時光。莫內根據自身喜好規畫了房子的格局,使其符合居住與作畫兩用的功能。他嘉寬了房子的長度與深度,原來的穀倉成為了他的工作室,木製地板及樓梯連接主屋的其他部分。









        追逐光影的莫內大部分的作品當然都是在室外完成,但他仍需要一個空間來儲存已完成的畫作。

        大部分進到這間工作室的遊客都會睜大眼睛讚嘆,因為這間挑高的工作室裡擺滿了畫作(當然現在都是複製品,原畫大都藏於巴黎的Musée Marmottan-Monet),讓這間工作室充滿濃濃的藝術氛圍。


莫內和他的工作室

        莫內這第一間工作室後來成為他的吸菸室、藝術家、評論家及經銷商到訪時的交誼場所。房間真實還原了莫內工作室當初的原樣,Paul Paulin 所雕刻的莫內半身像就放在房內,提醒著這間工作室曾是一代印象派大師的住所。






        工作室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兩扇幾乎算是落地窗的大片窗戶,開窗時微風輕拂,屋外的蟲鳴鳥叫聲不絕於耳。凝視這幅景象,幾乎可以看見莫內悠閒躺在沙發上看書的恍惚身影。






        在工作室上方,莫內有一間自己的大臥室與浴室,房子的左側是他自己的空間可供休息及工作之用。

        莫內房間的參觀路線其實始於一間藍色的客廳。這個客廳是Alice Hoschedé-Monet和孩子們常坐在一起的小客廳,莫內將它漆成了美麗的藍色調。喜愛色彩的畫家親自選擇了房內所有的顏色,使得這棟宅邸顯得繽紛而熱鬧,每進入一個不同顏色為主題的房間,心情也會隨之起舞。


        藍色房間的牆上掛滿莫內搜集了50年的日本版畫,地上的磁磚圖案是莫內所處時代流行的樣式。




         隔壁的房間則是小型食物儲藏室,這個房間沒有暖氣設備,因此很適合用來儲藏食物,特別是雞蛋和茶。牆上的兩個盒子裡可以存放116個雞蛋!以竹子等材質製成的家具充滿濃濃的日式風情,是日本時代典型的風格,可見畫家對日本浮世繪及日本文化喜好的程度。

        事實上,當時的整個法國都開始對日本這神祕的東方國度產生濃厚的興趣。在1867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巴黎人狂熱的追捧,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及色彩與形式影響了一大批西方畫家。因此浮世繪對1867年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工作室上方的陡峭樓聽通往莫內的臥式,這個簡單的床鋪陪伴畫家度過了43年的悠悠歲月,1926年12月5日,莫內躺在這張床上告別了色彩繽紛的人間。牆上掛滿莫內好友的畫作:Cézanne塞尚、Renoir雷諾瓦、 Pissarro畢沙羅、Sisley西斯萊、 Morisot莫里索、Boudin布丹(莫內恩師)、 Manet馬內及 Signac希涅克......等。


        愛麗絲的臥式被漆成了藍綠色,她並沒有像其他中上層階級一樣跟莫內共用一間臥室,但通過連接在一起的臥式使兩人在關係上保持親密的聯繫。愛麗絲簡單的臥式裡裝飾有女性日本木刻版畫,顯示出房間使用者的性別。








壁爐中正在睡覺的"貓咪"是莫內跟太太相當喜歡的東西呢!

看牠睡得多甜


        主樓梯通向餐廳,這是整座宅邸最引人注目的房間。亮黃色的牆面及同色系的桌椅使餐廳顯得與眾不同。莫內並不在乎當時的流行與時尚。由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主色調都是深色與黑色,但莫內反而將餐廳漆成雙色調的黃色。


        牆上掛滿莫內以專業眼光選擇的日本版畫作品,50年來,他蒐集了許多傑出的日本浮世繪大師之作,包括: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1797-1858年)及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1753-1806)......等。





        參觀路線的最後一個地方便是莫內藍色的廚房,這個廚房漆成藍色調並且與黃色的餐廳相連接,莫內之所以想要將廚房漆成藍色式為了將廚房門打開時,位於餐廳的客人可以見到這美麗的黃藍對比色!


        廚房牆上鋪滿Rouen盧昂磁磚,涼爽的藍色與廚房銅製品溫暖的光芒產生了鮮明的對比色。



        這個藍色的廚房在我們到訪時因為時陰時雨而使得室內光線較微弱,但美麗的藍色花紋磁磚與微光卻構築出一種悠遠的餘韻。在寫文章的時刻彷彿還能嗅到那陰雨梅天一絲青草混合著泥土的氣味。







       由於雨仍下個不停,因此我們又重回到莫內工作室的起點再"重遊一次"!圖中為莫內塑像及照片。



這個場景是很多明信片中的取景地,因此如法炮製也照了一張這雨中的花園


紀念品店的小模型



調色盤首飾


從宅邸出來後再看一次這座畫家的房子

       為了修復這座破敗的園林,Gérald Auffret Van der Kemp(1912-2001)被任命為吉維尼花園的策展人,他之前是凡爾賽宮的策展人,由此可知這座花園在法國人心中的重要性。


        曾被莫內多次邀請過到家裡用餐的傑出園丁Georges Truffaut及一些與莫內同時代的人也被邀請來貢獻所知,共同恢復了這座花園。經過將近10年的光陰,莫內花園終於整修完畢並在1980年開放給遊客參觀。

        現在每年有50萬遊客在花園開放的7個月當中前來參訪,莫內的大名為這個小鎮帶來無數商機以及遺留下無與倫比的美麗!


        離開莫內花園後我們準備去莫內的長眠之處致敬。沿途是美麗的花店及可愛的民宅,還有莫內曾畫過的房屋(有人知道是哪一張嗎?)。相機鏡頭濕了又擦,一按下快門後趕緊包入懷中避免濕透了。









        淒風苦雨的日子似乎是來墓園憑弔的"好時節",入園時只有一位正要離開的婦人,再無他人。


"Ici repose notre bien aime Claude Monet ... Regrette de tous."

        莫內一家人的墓就設在這個離家不遠的教堂內墓園。步行即可抵達的地方,彷彿他仍守望著自己生前最愛的那座園子。
在花園內拾了幾朵凋零委地的花朵,借花獻佛,獻與花園主人。



        我們安安靜靜地站在幕前緬懷這位畫家,此時腦中驀然浮現奧維爾郊區文森和西奧長眠處那安安靜靜的墓園。







下一篇~回到里昂

搜尋此網誌